一所好的大学,应该扮演四个角色。首先,它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将那些有潜力有志向的年轻人培养成对未来社会有所贡献的人;第二,它是一个研究的中心,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并且会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第三,它是一个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第四,它是年轻人的家,是他们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地方。
序一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俞敏洪
真正的人,就是八个字,第一真实,第二善良,第三健康,第四快乐。
一个只懂得向学生灌输课程的大学充其量算得上三流,而那些能够点燃青年学生内心火焰的大学才真正称得上一流。
实践证明,没有好的通识教育,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就不会有后劲。
大学不仅要有大师,还要有大楼(好的硬件条件),否则大师的教育理念就无法落地生根。
为什么我们不仅要上大学,还要努力上名校不可?原因很简单,要与优秀的人同行。
序二 | 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Robert J. Spiller
- To educate its students and cultivate their capacity for lifelong learning, to foster independent and original research, and to bring the benefits of discovery to the world.
前言 |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
美国人和亚洲人有着不尽相同的教育理念,一种是出于兴趣而学习,另一种则是为了很现实的利益而学习。
遗憾的是,人生是场马拉松,拿到一所名牌大学的烫金毕业证书,不过是在马拉松赛跑种取得了一个还不错的站位而已,人生——这所真正的大学——路途才刚刚开始。
但其实,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得那么拥挤,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人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
我在本科学习的课程大部分不仅对工作没有用,而且对后来学习专业课也没有用。
当你们大学毕业后,你们的同伴大部分不会再坚持学习了,只要那时候你们还在不断地完善自己,你们就能赶上并超过别人。
为了保证通才教育,大学不应该限制学生的专业,至少要允许学生换专业。
今天,中国的学生一进入高中就开始专攻那些高考必考的课程,而一进入大学,他们就被限制在不允许修改的专业中,这不仅失去了得到通才教育的机会,甚至被剥夺了培养自己学习兴趣的可能。我真的为他们感到悲哀。
有了好的通才教育基础和专业知识技能,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两点,即他服务于社会的意愿以及对所从事事业的喜爱程度。
第一章 | 大学的概念
美国的大学一般没有因为成绩不好而主动开除学生的,大部分拿不到文凭的人时自己主动退学的。
1170年,一所重要的大学在巴黎成立,这就是巴黎大学。这所大学不仅成为了欧洲最著名的大学之一,还成为了欧洲两所最著名的有“大学之母”美称的大学。
中国的大学在起步的时候,官办的味道就已经很浓,并不具备上述特点。
一个工科大学发展的好坏,常常取决于它们有多么务实。
今天大学在学生教育上的水平,需要20年后来考察。我们常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一个学校通过树人来获得名声,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一所大学能否让学生生活得开心,并且因此而激发出学生一辈子学习的热情,是衡量一所大学好坏的重要标准。
成功的大学经历应该是这样的:当一个学生从某一所知名大学毕业后,他不需要再把母校的名字天天挂在嘴边;当一个学生从一所二三流大学毕业后,那所学校今后会因为曾经出了这样一个学生而自豪。
第二章 | 两类大学,两种高等教育
纽曼式的大学(Newman)和洪堡体系(Humboldt)
兼顾两种教育理念的第三个难点在于社会上很多人不觉得有这个必要性。
很多从中国来的小留学生,靠家里有点钱,为了出国而出国,在美国找个三流大学读完了本科,毕业后不仅在美国找不到工作,而且回到中国也找不到理想的职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美国读本科时受的专业训练非常少。
在美国,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难度有天囊之别,不到美国大学里走一遭是无法理解这一点的。
硕士要学会使用知识,博士要能创造知识。
各个大学对硕士申请者的态度是,只要你达到录取的基本要求,就一定录取,而对大部分专业的博士申请者来讲,则是要看科研经费能养得起多少人。
第三章 | 我的大学经历(这章必须看啊!)
我观察了班上几个成绩比较好的同学的做法,发现他们比我用功得多,于是我开始抓紧时间,主要是抓紧一般人不太在意的五分钟、十分钟时间。这样,一天下来,可以挤出半小时左右的时间,一周下来,学习的时间就多了不少。
年轻人在读书之余,似乎也应该尽情地玩耍。
我很少获得什么荣誉,但是,这是我喜欢的方式。
年轻人有一种模仿和学习他人的本能,若能对此善加引导,那么他们就能很好地成长。
在做研究的阶段,好的导师比好的学校更重要。
人在成功时,并不会因为这件事的发生而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在遇到挫折时,也不会因此而一夜之间就变得一无是处。
本科生应该去那些经得住时间检验的著名学校。而对于硕士生来讲,则要找一个好的城市,因为那里的机会要比偏远落后地区多得多。